圆明园什么损失最大?失窃的不只有黄金,还有数不清的中药方……
由于年代久远,这个说法难以证实。但可以肯定的是,乾隆当年曾把文源阁设置在圆明园内,而文源阁里又藏有一部《四库全书》。在圆明园的大火中,文源阁也被付之一炬。
由于年代久远,这个说法难以证实。但可以肯定的是,乾隆当年曾把文源阁设置在圆明园内,而文源阁里又藏有一部《四库全书》。在圆明园的大火中,文源阁也被付之一炬。
2023年7月8日,郭实猎诞辰220周年。德国西德广播电台制作了一档15分钟的节目——“牧师、海盗、天才?中国宣教士郭实猎”(Pastor,Pirat,Genie? Karl Gützlaff,China-Missionar),其中一段话是这样说的:
康熙朝的传教士并不知道百年后欧洲在科学技术方面会有大的突破。当时在他们眼中,中国在很多方面都是领先的。所以当时的中西交流完全是双向的。欧洲没有而中国有的,他们发现有价值,就传回欧洲。比如瓷器烧制技术。同时,欧洲有而中国没有的,传教士根据他们传教的需要,就传到中
孙立天的近著《康熙的红票》以一张一七一六的红票为线索,通过梳理清初皇帝与西方传教士的关系,在全球化的背景中审视清朝的政治、社会及观念,打破了通常所认为的清朝闭关锁国的印象。但本文作者接着孙立天的阐释追问的是,如果看起来心态更为开放的康熙活得更久,中国就真的能够
进入近代以后,西方列强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得中国卷入西方资本主义市场之中,本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瞬间被排挤放到边缘地带。
《进入全球公共视域的清帝国:欧洲文献里的中国邸报》,【比】钟鸣旦(Nicolas Standaert)著,陈妍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5年2月,496页,118元
那么这里要谈到我为什么要去搞医疗史?这个问题说起来时间也比较长了,10年前就有这个契机,当年我是搞思想文化史的,基本上注意的是近现代和当代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我当年的博士论文写的是《三个空间和地区的知识分子》,所以我一会要谈到的空间问题也是和这个有关,就是对湖
佛教传入中国,时间要追溯到两汉之交,大约公元一世纪。当时正值王莽篡汉、社会动荡,佛教这套“六道轮回、因果报应”的体系,正好对上当时百姓的“精神胃口”。
结合2022-2025年最新动态及历史数据,最终观点保持中立。结尾附有参考文献和资料,及截图。)
圣安东尼奥城的这座公园是世界非遗的一部分,它既不是完全的原住民风格也不是完全的西班牙风格,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鸦片战争结束以后签订的《南京条约》打破了清政府对传教的禁令,允许外国人在清朝通商口岸传教。之后的《天津条约》更规定外国人可在清朝内地传教,为传教士在清朝广泛建立教堂提供了条约依据。
在中文网络上,有个特别有意思的说法:英语里管普通话叫“Mandarin”,是因为它听起来像“满大人”。乍一听,这个解释还挺有道理的——“满大人”三个字的发音,确实和英文的Mandarin有点像。尤其是脑海里浮现出清宫剧里那些穿官袍、说官话的满族官员,跪地请安的
1938年,河北涞水县北部的山岭间,八路军侦察小队意外发现了一个村落。
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期,基督教在我国四川省羌族聚居区的传播可谓其在华传播事业中的一颗流星,它留给人们的思考是多方面的。当基督福音的“圣灵”与羌族原始宗教的“神灵”相遇,福音传播者们捧着福音书,按照各自的宗教文化价值取向和经验认知,对羌族原始宗教的神灵信仰作
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当下,美国外交政策与中美关系备受关注。“在200多年的时间里,两国的关系在友好和敌对之间来回摇摆”,谈及中美关系,世界银行前行长、美国前副国务卿罗伯特·佐利克在他的著作《论美国:美国外交及外交政策史》中如此评价。
万历二十九年(1601 年)正月二十四日,北京正阳门涌入一支特殊队伍: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带着自鸣钟、《坤舆万国全图》等贡品,在宦官马堂的引领下进入紫禁城。这是利玛窦第三次尝试进京,前两次均因朝鲜战争和礼部阻挠无功而返。据《利玛窦中国札记》记载,万历皇帝对这些西
疟疾一般是通过蚊虫叮咬传染,在医疗条件落后的古代常形成疟疾瘟疫,后来,西医发明了医治这种病的特效药——金鸡纳霜(奎宁)。
近日,“小说研究当下任务暨外语学科未来出路——(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小说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在海南大学开幕,(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小说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朱振武作为本次会议发起人致开幕辞。
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当下,美国外交政策与中美关系备受关注。“在200多年的时间里,两国的关系在友好和敌对之间来回摇摆”,谈及中美关系,世界银行前行长、美国前副国务卿罗伯特·佐利克在他的著作《论美国:美国外交及外交政策史》中如此评价。
然而,在这繁华的背后,也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角落。夹墙,作为建筑结构中的一部分,通常被用作隐藏空间或者通风通道。